【兒童疫苗】兒童染疫或有紅眼草莓舌器官發炎 醫生:接種疫苗有助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2/02/23 12:26

最後更新: 2022/03/04 16:46

分享:

分享:

醫生指出,曾有兒童染疫康復後出現紅眼、草莓舌,多器官發炎。

新冠肺炎的第五波引起不少家長擔心,最近更出現小朋友死亡個案。事實上,從國際的數字上看,小朋友染疫的個案一點也不少。即使我們香港能做好一點,但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願意見到本港再有多幾位小朋友因染疫而死亡。

另外,國際案例中不少小朋友在感染過後更出現併發症例如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新加坡早前就發現不少兒童康復後3、4周後出現皮疹、紅眼、發高燒和草莓舌,多器官發炎的狀況。這個併發症可引致死亡。於香港,我亦在疫情期間接收過這種案例。當然減少外出、家長注意衛生、家居清潔可保護小朋友染疫,接種新冠疫苗亦是另一種非常有效對小朋友提供直接保護的方法。

最新影片推介:

接種疫苗的理念就是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提供一個模擬感染疾病的演習和記憶訓練。當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受過疫苗病毒或細菌的模擬攻擊,會產生抗體和有記憶的T细胞對抗相應的病原體。當在將來受到真病毒或細菌攻擊時,免疫系統就能迅速發揮作用,透過T细胞記憶和產生抗體去抵抗病原體。人類能夠滅絕天花,所靠的亦是疫苗!

作為本港傳染病中心兒科傳染病顧問醫生,多年來一直收到很多家長對為子女接種預防疫苗的擔心。我在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亦被問到應如何向家長解釋。其實所有的家長都是愛護子女,會為子女選擇最好和最適合的。因此我勸喻家長們要選擇正確、不偏頗、權威性的資訊、具客觀的科學實証和數據的資訉平台,旨為仔女選擇最好和最適合的疫苗作決定,不要隨便在網上相信一些不明來歷的個人體驗,又或聲稱自己是甚麽疫苗發明者的反疫苗文章。

民眾對疫苗副作用的誤解不單止為小朋友的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更為社會帶來長遠的醫療負擔。日本便是一個例子。日本曾在90年代暫停注射MMR疫苗(麻疹、風疹(俗稱「德國麻疹」)及流行性腮線炎),雖然在兩年後重啟注射計劃,但一批當年錯失合適注射年齡的女童因感染風疹而埋下誕先天有缺陷嬰兒之風險。十多年前,日本民眾又因誤信注射HPV疫苗引致少女身體殘障而作出激烈抗議,再次使得日本政府暫停HPV注射計劃。經過長達多年的全球實証數據證明,HPV疫苗並沒有出現一些自身免疫系統受損或嚴重的過敏反應,亦沒有心血管閉塞,中風等嚴重副作用。因此,最近日本政府終於重新啟動HPV國民注射計劃,與現時100多個國家看齊。否定了一群將零星「時間吻合」的疾病與疫苗掛鉤的有心人士。可是,有科學家推算日本因暫停了國民注射計劃而將有五千個子宮頸癌死亡個案。單2020年全國便約出現多於3000宗子宮頸癌新症,以及700-800個死亡個案出現。

作為兒科醫生,我們每一位都不希望看到小朋友承受不必要的疾病痛苦。我深信父母更甚。我們與科研界合作去找出對抗不同傳染病的方法,但仍需公眾們正確理解、實踐才可「同心抗病毒」。因此,希望父母為子女在作任何健康之決定時,需小心求證,好讓他們免受疾病治療之苦和各種併發症之身體影響,得以健康成長。接種疫苗永遠是我們在守護公共衛生、預防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的一道重要防線!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撰文 : 關日華醫生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